大力发展和推广新能源车,对于推动我国交通低碳绿色发展有重要意义,也是落实“双碳”政策的关键举措。近年来,通过实施新能源车购车补贴等政策,我国新能源车保有量连年增长。而随着更多充电桩加快建设和投入运营,过去“充电难”已大幅缓解,如今却面临“充电贵”的问题。
商业充电企业的充电服务定价是市场行为,可以单方面自主涨价。加之市场竞争还处于发育过程,又值夏季用电高峰,不排除充电企业“集体涨价”的合谋嫌疑。近期多个充电品牌大幅涨价,无疑抬高了新能源车主的用电成本,同时也不利于鼓励新能源车消费。
对于家中没有充电桩的车主来说,不得不接受公共充电站单方面决定的充电费用。对于新能源出租车、网约车等从业者来说,他们面临的经营压力更大。而最终高涨的成本,可能转嫁到乘客身上。
如何警惕充电桩成为“电老虎”,就成为政府监管的重要问题。新能源车充电就像燃油机动车加油一样,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事务,不妨参照公用事业纳入政府监管范围。对充电费用的监管,也可采取类似于油价的调控机制,不能任由充电企业说了算。
商用充电桩的成本,主要是由电价、场地租金和服务费构成。电价是充电费用的绝对大头,也直接决定了充电价格的涨跌。
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关于第三监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及有关事项的通知》,将大型充电站的用电划归工业用电。毫无疑问,这会导致充电价格水涨船高,也被认为是此轮涨价的主要诱因。考虑到公共充电桩主要服务居民和公共交通,将其划归居民用电可能是更为合理的选择。
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专门提出,要完善支持政策,包括落实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免收需量(容量)电费、减免场地租金等。将这些政策落到实处,一方面,有助于降低公共充电桩经营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减轻电动车主的负担。
事实上,公共充电桩的充电服务定价,也应纳入政府价格监管机制,推动公共充电价格的确定和调整参照执行相关公用事业类服务的定价政策和程序。尽可能兼顾充电企业、充电车主和政府部门的多方利益诉求,使公共充电服务价格更加贴近民意。这不仅使定价机制更加透明,也能让新能源车主明白消费。
目前,我国有各类充电桩运营企业3000余家,考虑到公共充电服务在特定区域的垄断性,也需要加强对充电价格的监测,尤其要防范充电桩运营企业操控价格。为此,应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机制,让新能源车主可以安心充电。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人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中国充电桩元宇宙多地价格集体上涨 莫让公共充电桩成“电老虎”
网址:http://wl1234567.keqiw.cn/news/itemid-71170.shtml